近期生活记录(2025年11月)
如题。
立冬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最近一阵子天气着实有些寒冷,身处江南却莫名有了一种北方冬日的萧瑟孤寂感。似乎有点想家了。
进入十一月,感觉相比于上个月生活清净了很多。周末几乎无事,不过打了很多羽毛球,还算快乐——也感谢大家的陪伴和切磋。但说实话,寒冷且昼短夜长的日子对身心健康有不少负面影响,某个周六的晚上,独自一人去附近的商圈解决晚饭,突然没来由的悲伤,开着网易云单曲循环了一路,有点情不自禁想哭。2025年又快过完了啊。
这学期继续担任了计算生物学的助教。为了能够上一堂助教课,要准备很多东西——于是上周助教课前的那几天很忙。好在组会/助教课之后的生活是相对比较轻松的。上周四参与了新园区参观活动,周五又去听了一个科普讲座,回来的路上还被研一的新同学拦住问了很多科研和轮转方面的事情(就,还挺开心的,感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确认)。不过回来之后,又被分享了许多课题方面的焦虑——还是得抓紧时间做科研呀!
某天晚上和实验室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因为餐馆播放的一首背景音乐(梁汉文的《七友》,林夕作词),又不小心又聊到了情感问题。我说 “香港乐坛作词家林夕居然至今未婚,感觉他好惨,似乎一直爱而不得” ,于是和大家展开了关于恋爱中的底线原则的一些大讨论。我说,虽然自己追求“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长久的爱情,但是其实对于“先婚后爱”这样的关系模式并不抗拒;另外,在关系中,我可能倾向于对自己要求很高,但是对伴侣来说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就像“图书馆30秒”的故事【注1】,这样的故事如果发生在我的身上,如果我是女主,我会选择原谅男生,而如果我是男主,我压根不会和师妹发展出那样亲密暧昧的关系——师姐说我这算是“受委屈人格”(应该就是讨好型人格吧),还提醒说不要高估其他人的道德水平,别太天真太傻白甜了。
最近倒没有其他的事情。这几天看完了一本书《图书馆疗愈手记》,是一位英国的图书管理员写下的手札,记录了自己通过在图书馆做管理员,在不断和读者群体接触、不断帮助他人和组织各种活动中间慢慢找到自己的价值,从一个抑郁症患者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作者的成长历程。帮助别人确实能够带来很多好的感觉呀!还有,这本书也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中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尽管看纸质书的人相比于以前少了很多,但图书馆依然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是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获得信息的渠道,是牙牙学语的孩子接触世界的窗口。以及,一条很重要的生存法则:“永远不要失去你的同理心,但要学会搁置愤怒”。
最近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天气越来越冷了,屏幕前的朋友们一定注意保暖。2025年快要过完了,愿一切顺利。加油。
以上。
注1:这个故事在知乎上有很多讨论了,感兴趣的可以看这里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对相恋多年的异地恋情侣,其中的男主和同门师妹长期保持高频聊天(有一点点暧昧的倾向),但是女主被蒙在鼓里,而事情爆发的导火索是女主过生日,在许愿吹蜡烛的时候发现男主在低头看手机,事后检查聊天记录发现是师妹给男主发消息“图书馆停电了,我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