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bberlink通信协议科普
两个AI agent聊着聊着,突然切换到人类听不懂的语言开始加密通话,甚至加密的内容是要密谋推翻人类……这样的场景是否只在电影里出现过?好了,现在我们有了Gibberlink协议,上面这些场景已经有成为现实的可能了。那么什么是Gibberlink协议呢?它又有什么优缺点?这篇文章我们简单进行一些科普(其实就是刷b站偶然看到了,感觉很有趣,但是来不及细细研究代码了qwq,所以我会讲得尽可能简洁)。
Gibberlink演示视频
【Bilibili - 当 AI 发现彼此都是 AI,会发生什么?】
介绍
Gibberlink 是一个基于 ggwave 数据传输协议的 AI 通信模型 . 它允许两个独立的会话型 AI 代理在对话中识别出对方也是 AI 后,从使用英语等人类语言切换到一种更高效的声音级协议进行通信 . 这个项目的核心理念是让 AI 代理之间能够实现更快速、更精确且更防错的直接通信 . 当检测到交流对象是另一个 AI 时,它们就会使用这种为机器优化的、非人类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 . Gibberlink 展示了 AI 在识别和通信优化方面的技术未来,并探索了针对不同场景的多样化通信协议 .
实现原理
GibberLink并非AI”发明”的新语言,而是一种预设的触发机制。其技术原理和手机通信类似,只是载体不同:GibberLink利用声波直接传输经过高度压缩的机器信息,而手机使用的是电磁波。其底层GGWave技术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拨号调制解调器时代。

优缺点
- 优点:相比于人类的自然语言,Gibberlink这种使用声波编码原始数据的方案效率更高,且输出音频的过程不需要经过TTS模块的合成,可以节约计算资源
- 缺点:AI的输入输出内容缺乏可解释性,难以对内容进行监管;此外,目前 AI 社区尚未就“AI-to-AI 协议”达成任何标准,推动这类协议需要跨公司、跨模型的合作,难度极高。
代码仓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