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存在》阅读笔记

从小红书上了解到的一本书。从斯坦福大学校长大卫·乔丹的人生出发,讨论了许多。作者的文笔也很感人。


六月最后一个周末。上海进入了高温天,很热,天空倒是很好看。

周末哪儿也没去——补觉,锻炼,然后就是宅在空调屋看书或干些别的事情。周末看完了《鱼不存在》这本书,有些笔记和感想,谨记于此。

关于《鱼不存在》这本书,作者讨论了一个问题:人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面对世界的混乱和无秩序,我们应该怎么办?)

书本开篇花了很多篇幅介绍了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大卫·乔丹的故事——他作为学生求学的事情,他作为鱼类学家在地震后整理、缝制受损标本的事情,等等。此时的作者,深受抑郁症的困扰和失恋的打击,而大卫的故事像黑暗中的一道光,让她找到了对抗生活失序的精神支柱。

可是,随着阅读深入,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大卫·乔丹的更多事迹——我们不禁要问:斯坦福校长大卫,是一个好人吗?一方面,他治学严谨,对物种分类学有近乎偏执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草菅人命,目中无人,在地震中关心标本胜于关心受伤的师生,为了保住自己校长的地位、掩盖下属性丑闻,也不惜对斯坦福大学的出资人简·斯坦福女士下毒手。甚至,他还极力支持优生学,并促进了优生学法案的通过,让此后的许多人遭受非人的对待(拘禁、绝育,甚至在一些地方,她们在绝育前还要遭受性虐待,只是因为她们被优生法案认定为“不合格者”)。大卫并非完人!「这就是拥有如此自信的后果吗?让一个人变得铁石心肠,面对挫折无动于衷,甚至可以践踏一个女人的生命,或者至少试图掩盖她死亡的真相?」,作者绝望的发问。

但是再往后,作者慢慢又在与这一切和解。 「为什么他如此维护这一无端的信念(即优生学,以及其背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定植物和动物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或许是因为,这信仰带给他比真相更为重要的东西」。作者认为,大卫支持优生学,相信物种的阶梯存在(并且人类是阶梯的顶端),是为了对抗世界的混沌,是一个迷茫的、被吓坏了的小孩子,对极端的迷失和人生无意义(“你无关紧要”)的一种反抗。

所以,直到这里,作者想和我们讨论的是人类存在的意义:大卫·乔丹过于自信,荒唐的认为人类自身具有优越性,于是犯下了许多暴行(不管是掩盖简女士的中毒去世的真相,还是大力推广优生学,给许多人、许多家庭带来无妄的创伤)。于是我们不应该自信。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类不重要,我们是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渺小尘埃——可是认定这一点,我们又会陷入存在的焦虑,甚至被世界的混沌所压倒。要相信哪一边呢?这可真难办呀。

答案当然也有,那就是所谓的“蒲公英原则”——

「对某些人来说,蒲公英不过是株野草,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蒲公英却有着更为重要的含义。它是药商的药材,可以清肝明目,滋润皮肤。它是画家的颜料,是嬉皮士的王冠,是小孩的愿望。它是蝴蝶的养料,是蜜蜂的交配床,是蚂蚁巨大嗅觉地图上的一个站点。

所以,作为人类,我们一定也有着丰富的含义。从星辰、永恒或优生学视角下的完美状态来看,一个人的生命似乎无关紧要,我们不过是一颗微粒上的一颗微粒上的一颗微粒,转瞬即逝。但这也只是无尽观点中的一个观点而已。在弗吉尼亚州林奇堡的一套公寓里,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会变得意义重大。她是替身母亲,是欢笑之源,她支撑着另一个人度过最黑暗的时光。

这正是达尔文努力想让读者明白的事实:世上并非只有一种给生物排序的方式。执着于某一种等级顺序就错失了全局,无视了自然的混乱真相,“生命的完整机制”」。

作者后来采访了安娜和玛丽——两位在优生学法案下遭受蹂躏却顽强生存下来的女性——现在她们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顾对方。(作者采访安娜)“是什么让你有动力活下去?”——(玛丽插嘴)“因为我呀!”——所以,爱(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纽带”),是对抗虚无的良药,对吗?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我们确实很重要——但并非那种目空一切、狂妄自信的“人类自身具有优越性”的重要,而是相信爱的力量——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让我们对于那些我们身边的人来说很重要。请相信爱的力量,珍惜身边爱自己的人,以及你所在意、所希望守护的人,这很重要。

当然,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随着作者对资料的进一步深挖,她发现,现代支系分类学研究中,“鱼”作为单独的一个分类群已经不存在了。鲈鱼存在,鲑鱼存在,真骨总目的鱼类存在,软骨鱼纲存在,但是“鱼”不存在——大卫·乔丹为之奉献一生的东西,被现代科学否定了。这是否有些讽刺?作者因为此事得到了一些病态的满足(此前她被大卫的黑历史刺激得不轻),但这件事的意义还有什么?作者随后采访了一些人,询问ta们对“鱼不存在”这个科学事实的看法。安娜说,“鱼类”这个术语让她想起了优生法案下的“不合格者”——它们都是错误的术语——因此她对鱼类充满同情,同情那种一旦给某物命名,就不再对它投以目光的做法。一位哲学家表示,他对这个科学事实并不惊讶,因为我们曾经犯过错,之后还会继续犯错,重要的是接受错误并及时更正。作者的大姐则说,这是生命的真相,人类总是会误解许多东西,例如她自己的人生——“至于长大这件事,就是学着不再轻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到这里,故事才变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