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总结与碎碎念合集

八月份过得好漫长啊。

最近倒是写下了不少碎碎念,浅浅整理于此,就当是对这个炎热的夏天的一些回忆吧。

八月有一半儿左右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

八月上旬,休假在家,清早7点去练车,9点多回家,然后就开始了一整天的摆烂,照着一整天的时间刷b站,几乎没做过多少正经事,更别提学习了。假期最初连着好几天宅在家,有点脱离社会的感觉。

某日,重温了一部电影,《无问西东》。三刷这部电影,依旧带给我许多感动。整部电影就说了一件事情,要做一个有情怀、有同情心、有勇气和能力的理想主义者,要敢于面对世界的真实,并接受这份真实。

于是那天晚上第一次出门散步,走出去了很远。我想,出去散步,去近距离感受世界的真实,这要远比宅在家里看书甚至漫无目的的刷知乎b站要强得多。真实远胜美好。

假期里连着一个多星期早起去练车,终于通过了科目二考试。算是对这段假期时光的一点小小的脚注吧。

这个月,在家里度过了自己的二十四岁生日。

相比于三年前,今年生日过得相当草率。曾经和大学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的时光早已远去,而在IBP的那段难忘经历,也早已随风飘散了。

生日那天与这个假期过往的几天并没有什么不同。早起练车,回来补觉,然后宅在家继续无所事事的刷电脑。傍晚去附近的山上跑了个步,落日的余辉洒在山坡上,天边是火红的夕阳,很好看。除了姗姗来迟的蛋糕以及陪伴在身边的父母还在提醒着我“今天是你的生日欸”。

很巧合的是,生日那一天也是七夕节。朋友圈里零零落落的多出了一些情侣秀恩爱的动态,几个微信公众号也开始做起了亲密关系相关的推送。依然,幸福和甜蜜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我发现自己似乎对亲密关系有一种病态的幻想和病态的执着,却说不清楚为什么。总是说着期待一段关系,对于身边的情侣也是羡慕嫉妒加祝福,却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上表现得很被动,不知道如何开展一段关系,更不知道关系如何维护和推进。身边的同学里,有对象的越来越多,没有对象的似乎也都是打定主意要“智者不入爱河,寡王一路硕博,建设美丽中国”了。只有我,在亲密关系的岔路口徘徊,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前段时间,「人物」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 《相亲100次,是种什么体验?》 。 文章采访了一个相亲多次依然单身的北漂女生。女主意识到自己到了结婚的年龄,因此参加了百次有余的相亲,然而追求“真爱”不愿意妥协,于是总在互相看不上眼或是“各方面都合适但没有真爱的感觉”中迎来相亲的终结。

初看完,实在是一惊,以及平添了些许焦虑。至少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相亲和真爱是完全冲突的两件事,想要真爱就不要沦落到相亲这一步,想要通过相亲获得婚姻和家庭生活那么就应该放弃(至少暂时性放弃)对真爱的追求。

某种意义上听起来还挺残酷的。当然,我们或许可以认同下面这个事实:从古至今,“婚姻”似乎就很少与爱情搭上过边。而且而且,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从前车马都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理想生活根本无法实现。也许也许,“真爱”这个虚无缥缈且理想化的东西,只可能存在于单纯的学生时代。

但是初来抛出这个论点,很容易让追求真爱者破防。我们不妨进一步剖析一下“真爱”的组成是什么。这里面应该包含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和爱(迷恋?景仰?),应该包含着一些很厚重的感情。然而这些很厚重的感情需要时间的培养,不能说什么共同经历都没有就能迸发出真爱的火光。因此通过相亲确实不可能找到真爱,毕竟所谓的“一见钟情”更多的是见色起意而非对一个人的内在人格有长久了解后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怀。

文中主角其实也自述有过一些几近成功的相亲,虽然因为各种遗憾最终没能在一起。或许这样的火光也可以给我们一丝希望,e.t.即使在相亲这样的事情中,真爱也以一种极低的概率存在着。对于想要追求真爱的人来说,也许心存希望并坚定地走下去,一定可以遇见那个真正的TA。

虽说依然在亲密关系的岔路口徘徊,但假期里对人际关系还是有一些思考与讨论,也因为与朋友在这个话题上的交流而有一些思想上的碰撞。

这段时间,看完了米勒《亲密关系》这本书的第7-9章(友谊、爱情、性爱),对亲密关系的理解稍稍增加了一层。一些读书笔记谨记于此:

  • 《友谊》一章对朋友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的许多观点,例如友情和爱情的差异、友谊的性别差异、异性之间纯友谊的存在与维持等,与我之前的理解差不多,不过这一章的最后提到了羞怯和孤独会极大阻碍友谊的建立与维持——这么看来,还是勇敢和外向一点比较好。
    • 友情和爱情的差异:爱情的排他性更高,友情则没有。
    • 友谊的性别差异:女生的“面对面”友情,双方会更多的着眼于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男生的“肩并肩”友情,倾向于两个人合作PVE,对感情交流的需求却没有那么高。
    • 异性之间纯友谊:这种纯友谊是存在的,并且维持方式既有“面对面”的元素也有“肩并肩”的元素,并且很多情况下还比较稳定(然而,友谊中的任何一方如果陷入恋爱,则可能对于异性友谊的维持造成威胁)。
  • 《爱情》一章则从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择偶观讲起,依次讨论了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约翰·艾伦·李的爱恋风格理论、爱情的维持等等。想了一下,我好像期待的也是那种温暖而长久的相伴之爱。
    •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爱情=亲密+激情+承诺;
      • 这三点全部满足的爱情被称为完美之爱,但本书作者认为这样的爱情可遇不可求,或难以长期维持
      • 相比之下,能够满足亲密和承诺的“相伴之爱”(缺了点激情,感觉像是两个好朋友生活在一起)更像是长久而幸福的婚姻的模样
    • 约翰·艾伦·李的爱恋风格理论:情欲之爱、游戏之爱、友谊之爱、狂热之爱、利他之爱、现实之爱
      • 这几种爱情和前述三角理论有重叠之处
      • 除了倾向于玩弄他人感情的游戏之爱以外,另外几种恋爱风格的得分都与爱情三角的得分正相关
      • 爱情风格相似的人们更容易在一起
    • 爱情的维持:因为新奇感的褪去,恋爱早期的激情和浪漫比不可能维持太久,亲密关系的维持需要亲密和承诺。
  • 《性爱》这一章看得比较粗糙,作者讨论了不少东西如对性行为态度的个体差异与文化差异、性行为的动机、肉体出轨的动机和后果、依恋风格对性行为的影响,以及性胁迫及其反抗方式等。在讨论这些话题时,作者反复强调了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确实,良好的沟通是关系稳定幸福的前提。

总结起来,我发现米勒的这本书其实还是更偏学术一点,情绪化的讨论比较少而研究成果数据的列举更多。也许学习这本书有一定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还是在生活中的实践。或许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之前一直以为这句话是罗翔原创的,今天查询才知道是引用)。

假期里也和Hazel同学开展了一些讨论和模拟咨询,并了解到了心理咨询中的一些知识点和“个案概念化”的交流模式,学到一个概念叫做“课题分离” [1](谁的受益最大,谁承担最大责任)。还得到了一本荐书(武志红《巨婴国》。暂时没看完,作者的观点是许多成年人的心理水平发展不健全,这也是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交冲突的根源。书里的论点比较激进但是有一定参考价值)。总之,很感谢Hazel同学的这些讨论,感谢这些讨论带给我的成长!

最后附赠一句话:

“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from《杀死一只知更鸟》 recommended by Hazel )。

回归日常工作已经半个月有余,状态在渐渐调整,工作也在慢慢推进。

出伏一周有余。天气依旧很热,暑气没有一丝要消减的意思。新生快开学了,自己也年级又高了一年。依稀记得三年前踌躇满志的我们,以及那段难忘的秋天。时隔三年,同样是夏末秋初的九月,而研三的生活估计会更紧张、更枯燥一点。能否拾起一些精气神呢?

希望能顶住压力、克服孤单和寂寞,做出一些工作结果;希望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所成长和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共勉。


注[1]: 最初的文章中错误写成了“客体分离”。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课题分离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明确划分和尊重个人之间的课题边界;客体分离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与母亲(或其他主要抚养者)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并发展出独立自我意识和个体性的过程。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