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特辑|《霍乱时期的爱情》与我们的爱情

又是一年520。

虽然今年此时依旧单身,但或许还是可以讨论点爱情相关的内容。几天前,看完了马尔克斯的一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有了一些想法,正好放在520这个大背景下谈一谈。

其实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本以为马尔克斯先生会在这本书里面讲述什么大道理的。但读到一半,就感觉有点不对劲。直到看完全书,发现这本书真的纯讲爱情——从头到尾除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米娜·达萨女士的婚姻、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达萨女士长达半个世纪的暗恋,以及他那六百多段露水情缘,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配角各自的爱情以外,好像就没有讲别的什么东西。

当然,文艺青年+大情种阿里萨的暗恋还是有结果的,他们在人生的暮年终于走到一起了,并且在一条轮船上发誓要在一起永远永远,直到“一生一世”。

那么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百度上的一句话总结就是阿里萨先生对达萨女士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

总感觉这个归纳过于简单粗暴了,如果只有他俩的爱情算爱情,那乌尔比诺医生对达萨女士的感情和付出叫什么?阿美利加·维库尼亚对老年的阿里萨先生爱的死去活来,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感情叫什么?更别提阿里萨先生那六百多段露水情缘里女方对他的那些感情了。

知乎上有人写了书评,认为这本书是一本爱情博物馆,书中各个人物各式各样的爱情都是人类的爱情可能形式的展现——不论是稳定的婚姻、长达半个世纪的暗恋,还是年轻时的一见倾心、两个人的秘密恋情,甚至是在肉体出轨后的精神专一、甚至一夜情(emmmm道德上挺不正确的)。从这个角度看,马尔克斯先生是在教我们去认识爱情,理性面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形式的爱情。

这个书评一开始确实折服了我,并且回想一下好像也大体上对。书中的所有人都在相爱(就连全书最后出场的那个船长也被作者安排了一个情妇),在相爱中死去活来(并且确实有几位付出了惨烈的生命的代价)。也许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爱情有无数多种可能,我们没必要把爱情神秘化、神圣化,只需要坦然面对就好。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但我无法全盘接受这个说法。特别是当这本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和某位朋友说感觉乌尔比诺医生和达萨女士那种稳定的婚姻是爱情的体现(事实上我也确实很认同这种细水长流的亲密关系)——以至于最后看到结局有点绷不住,看到百度百科那一句话总结更加绷不住。我想,或许应该有一些更加深入的解读。

马尔克斯写了不少著名作品,正巧我看过他另两部很有名的书。其一是《百年孤独》。那本书写的是一种无尽到绝望的孤独——马孔多小镇上的布恩迪亚家族长达七代人的孤独——家族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逃脱不了一种奇怪的宿命感,男人们被权力欲和性爱困扰一生,女人们要么早早撒手人寰,要么被繁重的家务和爱情困扰一生;就连家族中的最后一代人,也难逃“兄妹乱伦生下带猪尾巴的孩子”的诅咒。而另一部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赫赫战功的内战退伍老兵竟会沦落到一种贫穷到无法复加的地步,所谓的退伍兵养老金一直都没有消息,迟迟等不到信的老兵只在马孔多的邮局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孤独,实在是太孤独了。

抓住“孤独”这个字眼,似乎一切都好理解多了。“在马尔克斯宇宙,‘孤独’两个字是恒久不变的。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小镇也许是极致的孤独,《霍乱》里的阿里萨和达萨何尝不是”,有人这么说。

这本书贯穿全篇的是阿里萨对达萨长达半个世纪的暗恋,在度过这半个世纪的漫漫时光中,阿里萨通过不断地猎艳、不断地从短期恋情中寻欢作乐,以求排遣孤独感和对达萨女士的思念,可是在六百多段露水情缘之后他还是忘不了她;医生认真经营着这段婚姻,他用这段婚姻带给达萨女士的几乎已经等同于爱了,然而在最后他却承认自始至终没有“爱”过达萨(也许高冷的医生并不爱任何人,他只爱他自己);至于达萨女士,在经历了婚姻前期的磨合、争吵与冷静以后,她渐渐真的适应并喜欢上了这种平淡的婚姻生活,然而(即使在婚姻已经步入稳定期以后)她却依然害怕面对阿里萨,害怕面对这个曾经相爱过却坚定拒绝过的文艺青年,甚至在乌尔比诺医生意外去世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在婚姻中被困住了太久,甚至离开了婚姻自己几乎无法生活(这似乎是另一种形式的“孤独”)。最后,在人生的暮年,文艺青年和花冠女神终于相爱,终于跨过了时间,相拥“一生一世”,“然后才发现,这辈子他们做过的唯一完整的事就是彼此之间的‘爱’,阿里萨的风流没逃得出空虚,达萨的幸福婚姻背后也是一片荒芜,老来孤独的她也分不清她对浪荡子阿里萨究竟是出于爱情还是同情”。

也许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只有孤独才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你说,我们到底是因为漫长又荒芜的人生去爱一个人,还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人人生才显得漫长而又荒芜?”

PS:关于那个“爱情博物馆”的解读,其实对我来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之前我有一种把爱情神圣化的倾向,对爱情带着一些精神洁癖,总觉得一段感情的状态只能取两个极端——要么是彻底的不爱,要么是相爱到永远。但马尔克斯用几十个人的故事告诉读者,并不一定海誓山盟、长长久久、“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在了一起”才算爱。这种解读算是对一些执念的怯魅。

PPS:现在的互联网上存在一种倾向,会对恋爱中普通人的一些私德问题进行很严重的道德评判,然而放在《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大背景下,许多上了互联网热搜的情感纠纷或许都称不上很好的故事,在书中更惨烈的爱情比比皆是,妻子偷情被丈夫杀害者有之,丈夫偷情致婚姻濒临破裂者有之,年轻男性因感情受挫而殉情者有之,被PUA感情爱而不得服毒自杀的女性亦有之。诚然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环境要比那时候的南美洲要稳定上许多,但一些根植于人内心深处的欲望,恐怕都差不多吧。所以大可不必去做一些道德评判,更不应该被这些被网络放大了以后的矛盾和道德评判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PPPS:《霍乱时期的爱情》书名其实也有深意。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霍乱”和“爱情”,全文却只讲了爱情,而霍乱造成的疫情在全书中似乎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背景板。但细看文中情节,我们会发现作者经阿里萨母亲之口,将爱情导致的相思病的症状与霍乱的症状相类比,“霍乱”也可以是相思病导致的霍乱。这很像早年间很火的一首歌的背景——《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曾经恋爱过的都明白,童话式的天长地久只属于童话,现实中的爱情,最爱的,总是得不到的。伤风,能够用药治好,中药太慢,西药太伤身体,所以,我总是选择自然好。我的伤风断断续续,蔓延开来,咳嗽,头痛。然而,反反复复,讳疾忌医。我害怕中药太苦,从来不喝。害怕西药伤身,尽量少吃。终于,还是有那么一天,我发现我的伤风好了,以前痛苦挣扎,以为就这样一辈子沉重地背着伤风病。一瞬间,却发现早已全愈。爱情,也不过如此。”

PPPPS:对我来说,这本书和最近的事件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对爱情有了稍微成熟一点的认识。然而从认识到真正实践,中间还有不少间隔。也许我还要再认真修炼几年,才能真正去迎接一段感情吧。